西方那一块土 书评3
第七讲 中世纪社会文化 :
作者在这一讲中重点讲述了民族大迁徙、封建制、思想与文化、国家与社会。关于思想文化方面,最重要的便是宗教势力,不过上一讲评论中已然说明了教会与国王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的关系,王权教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虽然文化上也有一些发展,但更多的不过是文化的保护保存普及,并没有斐然的文化成就。所以这一部分我并不想再花笔墨探讨,毕竟中世纪可长达千年左右,可探讨的点太多了。我真正想聊的是历史时代的划分以及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封建制比较。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一个如朝日初升,喷薄耀眼;一个如骄阳中天,辉煌万丈。真是好极了!但是在光辉灿烂的古代和光芒四射的现代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没有阳光,一切都停滞、糟糕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一千年的黑暗是可耻的,为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所不齿,他们把这个时期叫作”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那一段时间。这个时期被西方人视为奇耻大辱,为启蒙运动以后所嗤之以鼻,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不过我们今天已经意识到,其实中世纪也有许多变化和”进步”,有许多值得一提的事,比如技术进步、各种思想的涌现和社会的变动;只不过变动的速度比较慢,再加上人们对中世纪的偏见实在太深,因此产生了很多误解。对于启蒙时期的那代人来说,他们对”中世纪”是恨铁不成钢,因为放在整个世界文明中观察,中世纪的西欧特别”落后”,比不上东方文明地区,比如中国和印度。于是他们就责怪中世纪”愚昧””黑暗”,丢尽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脸,他们对中世纪的批判,有他们时代的偏见与怨恨。但现在学术界已经不再把中世纪看得那么”黑暗”了,中世纪其实也有它的光辉。
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时代的划分往往固定,或细到年份,或用世纪加年代划分。答题的时候历史选考生也都会对时间的出现非常敏感,潜意识里历史就是几个时间段的叠加。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大多都是根据王朝的更迭,政治的变动。
这样的划分有无道理呢?其实我认为,这样的划分还是有道理的。虽然历史不是政治史,但是历史的确以王朝政治的变动为节点,这些政治史的变动的确也在历史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但是作者提出的历史是“流水”的观点,我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就直接引用下来,作为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
按照传统的说法,把西罗马帝国灭亡看作中世纪的起点,不过现在人们改变了看法,人们认为”中世纪”是慢慢到来的。现在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把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时间点(比如公元476年或者公元582年),看作一个时代的结束或另一个时代的起点。人们会说,整个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就好比流水一样,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历史也是这样,不可能去找一个点,说这个点之前是一个时代,这个点之后是另一个时代,人类社会随时都在变化,就如同流水一样,虽说有时缓缓而流,有时湍急而过,但不会不流;人们不可用刀把水砍断,也不可能用时间把历史隔开。特别是,人们越来越不把历史只看作政治史,如果把社会看成历史的完整舞台,那么王朝的兴替、事件的发生,都只是大舞台上的小事情,社会的变化是连续的,也是逐步的,王朝和事件只是其中或大或小的插曲而已﹣﹣这就是今天学者们日益表述的历史观。
””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史来说,根据王朝更迭划分历史阶段无意识最合理的。不过欧洲这片大陆太大了,政权王朝太多了,很难界定哪一个就是最主导的。因此我认为作者提出的这个结论对研究欧洲历史来说,特别是中世纪这段“各个国家没有统一步调的”混乱的历史而言,尤为适用。
中世纪形成的“国家”是一种不同于罗马的新的国家,实行一种新的制度。王把一块土地交给某个人时附带条件,就是在战争时要求这个人参加战斗,并且带若干人和他一起参加战斗,帮助国王打仗。但这个人自己过来打仗是很容易的,因为他接受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他应该过来打仗。但他怎么能够带领其他人一起过来打仗呢?他必须学王的样,把从王那里得到的土地再分给自己手下的人,而条件是一样的,就是跟着他打仗﹣﹣无论和谁打仗,哪怕向王开战!这个人于是就带着自己的人进入战争,而土地也就再一次往下分配,当然他自己留下了土地中的一大部分。这样,土地授予与战争的需要就联系起来了,形成了一层一层往下分的分配制度,这叫土地分封;分出土地的人叫封主接受土地的人叫”封臣”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就出现一个等级社会好像是一个金字塔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的是大贵族,从大贵族那里得到土地的是中等贵族,从中等贵族那里得到土地的是小贵族,一层一层地往下封,就形成”封建等级制度”。西欧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和中国人脑子里的”封建社会”完全不同。”封建”这个词在中国人脑子里好像很熟悉,一说到”封建”,立刻想起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覆灭之间那两千年的中国社会,那种皇权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它在人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可是西欧的”封建社会”却意味着:有”封建”就不会”专制”,有”专制”就不是”封建”,因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样一种制度下,集中的权力不可能存在。
比较一下秦以后的中国,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有同学说,秦始皇以后的中国没有分封。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分封是存在的,比如汉代也分封,但它是同姓分封,以后历朝历代也有分封,要么封子侄,要么封功臣,所以区别不在有没有分封,而在土地分封之后,权力是不是跟着土地走。秦以后,中国的封地只相当于食邑,也就是给贵族发薪水,让他收租,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但任何人,王也罢侯也罢、功臣将相也罢,对封地是没有治理权的,行政归属于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两千年中国的帝制都实行郡县制,就是委派代理人去管理地方,代理人直属中央,是行政官员,不是领地贵族。但是在西欧,任何一块土地一旦封授,土地的管理权及所有其他的权力包括经济权、司法权、治安权、警察权、铸币权、军事权等全都转移到十地受领人手里,而给他土地的人,即封主,即使他是国王,也都不再对这块封地有任何的管理权力。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封建领主处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哪一个梯级上,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权利,而国王则处在梯级的最顶端。
中世纪刚刚开始时,城市被破坏了,主要原因是”蛮族”住不惯城市,他们一路走一路抢,并不想定居,他们住惯了北德意志的茅草棚,看见罗马人盖的石头房子,晒不着太阳也吹不着风,觉得不自在,情愿在华丽大房子旁边盖起小棚子,住在里面很舒服。这样久而久之,石头房子就倒塌了,因此到现在我们看到的罗马古迹是什么呢?全都是残垣断壁。等这些”蛮族”定居下来时,就出现了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那一幕:土地给”王”拿去了,王把土地分封给他手下打仗的人,那些人每一个都有庄园,在庄园里生产自己的粮食、做自己需要的一切,这就叫”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在庄园里自己生产,城市没有了,商业也消失了,所以中世纪早期的农民想要逃跑、争取自由,是没有地方可以去的。”自由”虽然宝贵,却很少有人要,原因就在这里。
再回到土地分封上来。土地分封是一级一级的,好像金字塔,最上面是王,然后是大贵族、中等贵族、小贵族,小贵族下面可能还有骑士,最下面就是农奴,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西欧贵族分为五等,恰好与中国五爵相对应,所以中国人就把它们翻译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公、侯、伯、子、男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换句话说,侯爵不意味着要服从公爵,伯爵不意味着要服从侯爵,从属关系取决于土地是从哪里来的,一切取决于土地分封:从谁手里拿到土地,谁就是封主、谁就是主公,必须跟他去打仗。这才是服从关系,跟爵位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相径庭。
第八讲 中世纪盛期到文艺复兴 :
在这一讲中,作者着重介绍了十字军东征、商业的兴起、城市的壮大和文艺复兴。而这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便是文艺复兴了。
从11到13世纪,这段时间通常被称为中世纪盛期。盛期与早期是有一些区别的,中世纪盛期出现的新情况,为西方历史和文化向近代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看十字军东征问题。”十字军东征”这个概念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因为这个词到今天仍在用,比如说前几年西方国家轰炸利比亚,有人说这是新的十字军东征,当然这是在一个比喻的意义上使用,不是真正的十字军东征。真正意义上的十字军东征开始于1096年,当时的教皇叫乌尔班,因为是第二个乌尔班,所以称乌尔班二世。他把西欧很多骑士召集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不要整天互相厮打、自相杀戮,你们应该夺回我们的圣地。他指的”圣地”是耶路撒冷。
第二年,就是1096年,正式的”东征”开始了。大约有十万武装的骑士聚集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十字军”。西欧的骑士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武士,他们手持武器,装备精良,很会打仗。这么一批野蛮的骑士聚集在一起,衣服上缝着红色的十字,因此就得到”王字军”的称号。这批人浩浩荡荡地向博斯普鲁斯海峡挺进,渡过了海峡,经过三年时间,到1099年,把耶路撒冷城打下来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总共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实践中,出现过8-9次十字军东征,但是除了第一次取得了明显的胜利成果以外,其余的多以失败告终。
其实从现在来看,十字军东征出发点不过是乌尔班二世的私心——与德意志皇帝斗争。但是这个事件却反复被人们提起,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举足轻重,那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到底有什么?
首先是东征给国王和骑士们提供了一个开拓眼界的机会,让他们得以见识封闭庄园以外的东西,这些新鲜的发达的有文化的事物会极大地冲击他们的心灵,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眼界和对财富的追求心。
更重要的则是让西方人对东方产生了崇拜和仰慕,他们将东方与财富画了等号,认为东方就是富裕和繁荣的地方。这为后面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这段时期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城市的兴起,而城市兴起的前提便是商业的兴起。庄园经济自给自足,但是一些商品供不应求或者无法从庄园中买到的时候,就必须去庄园外从事商业。于是“城市”便出现了。城市是商业中心,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这样,城市里的人和城市外的人就有区别了,而且是本质的区别。中世纪早期社会结构中除了领主就是农奴,现在出了第三类人,他们是”市民”。这些人很可能是逃跑的农奴,或者是农奴的后代,他们离开以前的主人,找个地方躲起来学手艺,然后从事制造业,造出来的东西是要卖的,卖了钱再去换粮食吃。他们或经商或做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是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方式,他们也是一种新型的人。
城市中市民都是没有身份的人,大家的出身都差不多,这个人的祖父是种地的,那个人的父亲是放羊的,身份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后来慢慢发生分化,出现了城市的精英和寡头,等级制度也出现了,但这些精英、寡头不是因为出身好,而是因为会赚钱才变得身价百倍。结果出身仍旧是次要的,金钱和财富才更加重要,决定着人们的地位和身份。和农村相比,城市有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异质的东西,最终会导致封建社会的瓦解。今天的西方社会是从城市发展出来的,并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而当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时,他们讨厌领主压榨,动不动就来要钱,他们想摆脱领主的控制,不愿意无限制受盘剥,于是就去同领主谈判,要求给一个固定的税额,每年交完税,领主就不去管他们。有些领主愿意这么做,于是双方签订协议,由城市统一收税,收齐了一起交给领主,通常这笔税金会让领主满意,同时又免去了领主很多的麻烦。这以后,领主就不去管城市的事了,他只管收税拿钱,同时不让其他人来欺负他的城市,而城市也得到自我管理的权利,这就叫”自治权”。自治的城市就出现了。
市民还会通过给予国王一定利益来对抗贵族,而王权也在城市的支持中得到加强。城市的兴起是封建社会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工商业繁荣和王权支持的共同成果。这也为后面资本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从字面上说,复兴意味着再生,意味着复活,而文艺复兴主要涉及思想文化领域,在这些领域,发生了”再生”。这是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改变了中世纪人的观念。文艺复兴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第一是意大利,第二是西北欧,相当于今天的西北德意志、荷兰、比利时,还有英格兰。但它的影响波及更广泛的地区,甚至整个西欧。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原因很简单,就是意大利是商贸集中的地区。
前面说到,中世纪西欧商业贸易集中在地中海,而地中海又以意大利为中心,因此意大利积累了大量财富,比西欧任何地方都富裕,这是一个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意大利人,尤其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尽管可以把这说成是附庸风雅。于是,商人们希望自己的城市在文化方面也出现繁荣。
但为什么说”再生”呢?”再生”是指古典文化的复活,恢复古代文化的光辉,具体而言,就是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意大利是罗马的发祥地、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把这种地理因素和财富的集聚及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放在一起,就能理解为什么”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了。意大利人生活在意大利,会觉得自己无比光荣,他生活在一块有辉煌历史的土地上,这种感觉在其他地方不会有,比如说在北德意志就不会有。
北德意志是一望无际的灰色平原,无聊极了,除了星星点点的小村庄,两眼望出去什么也没有,再也不会产生那种辉煌的历史感。可是在意大利就不同,你随时可以看见古代的遗物,那些残缺不全的半身雕像,那些古代建筑的残垣断壁;在某个地方你看到墙上的壁画,在另一个地方你看到一堆瓦砾,可是那些都是一千年以前的东西,你于是油然产生一种感觉:意大利多么伟大!
意大利人突然感觉到,他们身上流的是古罗马人的血,尽管已经加入了蛮族的血液,但他们仍然觉得自己是古罗马人的后代。再加上意大利城市的商业财富,他们会说,我们和古罗马多么相像!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商业、城市、财富,等等,可是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没有它的雕塑,没有它的绘画,没有它的建筑,没有它的诗歌,没有它的哲学,没有它的戏剧,等等,这是多么悲惨呀!于是,人们开始追思古代的文化了,这样,就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文艺复兴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文学。很多人把但丁和他的作品《神曲》看作文艺复兴的起点,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不同意见。不管但丁和他的《神曲》是否被人们接受为文艺复兴的起点,这个人物和这部作品都非常重要。
但丁在天堂和地狱的不同层级上碰到这些人,实际上体现着但丁对这些人的好恶评判。在《神曲》中,天堂分为九重,地狱也有九层。在天堂第一重的是好人,在第二重的是更好的人,在第三重当然就更好,在第九重则最好;反过来,在地狱第一层的有一点不好,在第二层的更不好,在第三层的更更不好,而第九层地狱中的就全都是恶人。这些评价反映着但丁的道德标准及他对历史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评价与当时的流行价值观不完全一致,他有他自己的标准。比如,当时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或者在净界。相反,有些被看作好得不能再好的人,在但丁看来却很坏,但丁认为他们虚伪、说谎,应当进第九层地狱。
但丁的与众不同说明了什么?如果我们意识到当时流行的标准背后是基督教意识形态,就立刻能明白,但丁是对基督教价值标准提出了质疑。当然但丁并没有背离基督教,他的标准仍然是镶嵌在基督教基本价值之内的,他只是提出某些质疑而已。
从但丁和灵魂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又是和古代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可见他正在回归古代的知识。可是这些知识包括古代的知识仍然是放在基督教的框架内来讨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但丁的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他的基本背景是基督教;第二,他的求知欲极强,而且是复古的,沿着古代人的知识路径去追求,第三,他加进了自己的判断,提出了自己的标准。从这些特点看,人们说但丁和《神曲》标志着文艺复兴的起点,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文艺复兴确确实实体现着这些特点,即基督教+古典知识+当时人的思考。至于那些前有狼后有虎、万丈深渊等说法,都是他瞎编的,为了引出一个故事,《神曲》就是那样开篇的。
文艺复兴中一个重要人物是彼特拉克,他是散文家、文学家,写的文章非常漂亮,他最早提出”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所谓人文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人高于一切,人是万物的中心。这种思想与当时主流的基督教思想正面冲突,因为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上帝为中心。但我们不要把这种区别看得太绝对,不可把文艺复兴和基督教完全对立,其实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切思想和创作都是在基督教基本框架之内来进行的。例如以人为本,也可以从基督教的基本思想里得到阐释,因为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造天、造地、造万物,最后把人造出来,然后告诉人,你去管理万物,因此人就是世界的中心了,那也是上帝的旨意。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西方文化很有意思,今天西方人大概不像中世纪那样宗教色彩浓厚,现代西方文化中甚至包含着强烈的世俗主义和反宗教色彩,但西方的人本主义并没有跳出上帝的框架,如果这样去理解科学,就会发现上帝与科学可以不矛盾﹣-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接下来看艺术,无论是高中历史课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中,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艺术成就相当斐然。文艺复兴后期有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他们的作品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光辉典范。虽然其中的艺术价值可能我没有能力去鉴赏,但是他们的作品都表达着张扬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人。
我们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画普通人。中世纪艺术都是宗教性质的,要么画圣人,要么画地狱,画圣人是激励人们去做好事,画地狱是不让人们做坏事,中世纪艺术有明确的宗教目标。
文艺复兴却在改变这种情况,请看《最后的晚餐》图中间是基督,两边是十二弟子,左边第四人是叛徒犹大。这幅画讲的是一个宗教故事,但画面上呈现的是十三个普通的人,不像中世纪的宗教画,他们头上没有光环,连基督头上都没有光环。文艺复兴绘画将圣人恢复为普通人,或者说恢复到原始基督教时期的人。再看个年轻的母亲,两个年幼的孩子,母《岩间圣母》,山洞里有四个人物:两亲们年轻而漂亮,孩子们活泼而可爱。放在现代人的眼中,很可能理解为两对母子在山中野餐,但其实两个”母亲”一个是圣母,另一个是天使,两完全是一幅圣人画,但给人的印象却个”孩子”则是小耶稣和圣约翰。这是深刻的,散发着浓厚的动人的生活气息,它让人感受到母性的温暖,表达的却是宗教题材。人们可能会有误解,以为文艺复兴是反宗教、背离宗教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将世俗的人性和宗教原则结合在一起。
米开朗琪罗是”三杰”中集大成的一位。我们看他在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中的一个部分《上帝创造亚当》,字面翻译是”给亚当以生命”。右面的上帝把手指伸向亚当,在与亚当的手接触的那一刹那,上帝将生命赋予亚当。这幅画歌颂人的生命,人的伟大,人的生存,生命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上帝将他创造成有灵性的伟大生物。文艺复兴的特点于是又体现出来了,就是用宗教的题材表达人性。
米开朗琪罗还是一位雕塑家,《大卫》是他著名的作品,这是一个古典式的创作,沉稳、平衡,静中显示力量。大卫是旧约全书中的英雄,是希伯来王国的第二任国王,他年轻时用石块打死歌利亚,拯救了以色列民族。但在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与其说大卫是一位勇猛的战士,不如说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子,有着迷人的魅力。米开朗琪罗借用圣经人物歌颂人的美,出色地传达了文艺复兴的特点。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势力,但是他更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赞扬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