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那一块土 书评5
第十一讲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 :
作者在这一讲中主要讲解了新的时代潮流、清教与英国革命、启蒙与法国革命和开明专制。
在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新出现的民族国家,没有这种新国家,前面提到的各种现象都不会出现。政治制度的变革、国家形态的变革经常起先行作用,制度发生变化,引发了其他方面跟着变化。
但这种新国家最早的表现形式是专制主义王权统治,是国王的专制。专制王权曾经对凝聚民族精神、集中国家的力量发挥过关键作用,没有王权的压合,欧洲仍然会深陷中世纪的混乱之中。可是,一旦专制王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的历史合理性就逐渐消退,它的性质也开始发生改变。起先,它代表着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纠结在一起,互相支撑,这是一种吻合的状态。可是吻合的状态后来出现破裂,专制君主与国家,民族渐行渐远,最后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剧烈的变化,我们现在要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站在现在回顾过去,在那个时候,哪个国家先摆脱专制的统治,克服专制的权力,哪个国家就最早迈出新的一步,把国家乃至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带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是不断变动的,某一种制度在一定阶段中曾经合理,后来又不合理了,于是历史就发生变化。比如,在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土地分封是社会的基础。
但分裂状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于是就需要走向统一,民族国家成为趋势,这就要求出现强大的中央集权,依赖国家的力量完成统一,于是,专制王权出现了。可是国家的统一一旦完成,民族的自立牢不可破时,专制的权力又成为国家继续前行的新阻力,于是新的变化就又要发生。我一直在强调这个观点:历史是流动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要求,会演化出自己的制度,没有哪一种人类制度是绝对的好、从来合理,仿佛是历史发展的天生目标,自古以来就在向人类招手,人只是向那个方向走——如果真的那样,那么历史就是有尽头的,人走到尽头的时候,再怎样呢?那不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灭亡吗?
美国有一个日裔学者福山说,历史有终结。他认为美国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到了美国的时代,历史就终结了,以后不会再有新的变化,这就是”历史终结论”。西方文明从来都认为历史有终结,它一直这样看问题:基督教说历史有尽头,那就是天国,天国是无比完美的境界,那就是历史的终结。基督教思想深刻影响着西方人的世界观,众多西方学说都在设计历史的终点。
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就是这样,在它出现的时候,有助于形成民族国家、克服封建分裂的状态,因此那几个最早建立专制制度的国家,都成为最早的欧洲强国。可是到17世纪以后,哪一个国家最早克服专制统治,最早建立新的制度,它就迈出新的一步,把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到那个时候,专制制度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说英国的革命前,我想先聊聊东方的“专制”和西方的“专制”之间的差别。东方的”专制”和西方的”专制”差距很大。在西文中(包括英文),”东方专制”和”西方专制”是两个词,前者用despotism,是个贬义词,后者用absolutism,不含有贬义,隐隐约约还有褒义。在西方学术话语中,absolutism 是他们的一个历史阶段,并不是受批判的对象:相反,despotism却是个不好的东西,专门挨他们的骂。从这里也可以体会到西方人的文化偏见。
不过despotism和abso-lutism确实很不同,区别在于对国家归属的理解上:国家属于谁,君主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在西方,absolutism指的是在摆脱了以领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建分裂状态后,以前分散在整个社会、掌握在大小贵族手中的权力被回收,集中到一个中心,也就是君主手里,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国家形态,就是absolute monarchy,以前翻译成”专制王权”,现在有人提出应该翻译成”绝对主义王权”,指一种”绝对”的权力,不像在封建时期国王只有”相对”的权力。我基本赞成这种译法,但”专制王权”已经约定俗成了,要改过来却不大容易。
Despotism则指一种独断的权力,比如中国皇帝就有这种权力。在国家归属问题上,中国人从来有”家国”之说。什么是”家国”?”家国”的意思是”国”属于”家”,也就是”家天下”:”大宋”是赵家的,”大唐”是李家的,诸如此类,”家”包着”国”,这就是”家天下”。过去说”天下为公”,其实这个”公”不是指”大伙”或”大家”,指的是”公家”,公家就是皇上,是皇家。普天之下都属于皇家,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归皇家所有,这才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这样的话。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只是他的私产。
但是在西欧,封建权力结构瓦解之后出现的absolutism有什么特点呢?大家知道专制王权(absolute monarchy)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路易十四,他有一句名言:”朕即国家”,意思是”我就是国家”。把自己与”国家”等同,中间画等号,并不意味着”国家是我的”。国家仍然是高的,但君主和国家一样高,他行使国家的绝对权力,是国家的化身,这就是”专制权”。中国的皇帝会说”朕即国家”吗?
不会的,因为国家是他的,嘉庆皇帝说:”大清马上得天下。”皇帝高于国家,国家是皇帝手中的一个东西,如果”朕即国家”,皇帝的身份就降低了,降得和”国家”一样低,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不是这样。所以,把中国的皇权大一统和西方中世纪结束后出现的强大王权混为一谈并不妥当。西方的专制王权(绝对主义王权)是走向现代国家的第一步,而中国的皇权大一统却是一个古代的产物。因此,我们不要把东西方这两种制度想象为同一个东西。
英国的都铎王朝的王权的确是“专制王权”,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受到议会的限制。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传统所造成的。在那个时代,国王和议会是合作的,不是说没有矛盾和冲突,但是合作大于分歧。但是到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企图打破这个传统,实行毫无节制的绝对君主统治。
进一步深究其中原因,当时出现的情况是:专制主义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在都铎时期,君主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利益吻合,君主专制的出现是时代的要求,但都铎王朝结束时君主专制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斯图亚特王朝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于是专制制度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就会开始,所以更深层的原因在这里。
在斯图亚特时期,王权与民族的利益开始对抗,到最后发展成公开冲突,爆发战争,英国进入革命时期,克伦威尔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我不想太多介绍英国革命的详细过程,也不多讲关于克伦威尔的事,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很多的书,书里面会有许多内容。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次可以叫作”革命”的革命必定有它的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革命”其实不是革命,在英国革命中,意识形态是清教。
在英国革命中,王党都是国教徒,国教徒的口号是”没有主教就没有国王”,这是国王的口号,也是国教的口号,宗教概念和政治现实结合在﹣起,保护主教就是保护国王。清教反对主教制,无论是长老派、独立派或派和独立派在革命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他更小更极端的派别都反对主教制,它们在政治上也都反对国王。
长老原有的社宗教信仰和政治派别几乎完全对应的状态造成革命时期社会结构中一个有趣现象。我们知道,社会由不同阶层组成,有贵族,有地主,有商人,有市民,有绅士,等等。乡绅在英文中叫gentry,自耕农叫约曼农,英文是yeomanry,也就是富裕农民。此外还有佃户,给人家当长工的。一旦政治派别和宗教派别对应,出现的情况就是:政治派别不以社会阶层区分,而以宗教信仰划分。
换句话说,王党阵营中几乎全是国教徒,议会阵营中几乎全是清教徒,所有支持国王的人都信奉国教,所有反对国王的人都不信奉国教。但是,信奉国教的人是不是都是贵族?不是,信奉国教的人中有贵族,有农民,也有商人和其他人;同样,信奉清教的是不是都是商人?也不是,信奉清教的有商人,有农民,也有贵族和其他阶层的人。因此在王党阵营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包括贵族、地主、商人、市民、绅士等,也有自耕农。另一个阵营也是同样情况,其中包括贵族、地主、商人、市民、绅士、自耕农等。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从社会成分看,革命阵营和反革命阵营是没有区别的,亲国王派和反国王派在社会分层方面几乎一样。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下中,资产阶级革命一节中最先介绍的就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者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作者认为:
“”
所以无论哪一派力量在战争中获胜,对社会来说都不会造成变化,原来那个社会都会被保存。现在可以知道了,冲突不是阶级的冲突,就社会结构而言,谁打赢战争都一样。正因为如此,现在英国学术界一般的说法是:英国革命不是一次阶级革命。
“”
而这样的说法也反对了高中历史中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就社会而言我个人认为的确社会结构没有改变,但是就革命性质而言,这场革命的确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因为他反对的是专制王权,这就一定程度上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中,克伦威尔的军队打赢了,他们把国王抓起来并且处死,然后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但没有成功。这以后出现复辟,专制的权力又回来了,英国人不接受,于是再发动一次革命。但这次革命是不流血的,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没有打仗,它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宫廷政变的方式赶走老国王,拥立新国王,就是威廉三世和他的妻子玛丽。
用这种方式解决了政治领域中一个大问题,就是推翻专制制度,实行议会的统治。英国的做法很有趣,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统治集团从克伦威尔的革命中吸取了一个教训,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革命,是因为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了,一部分支持国王,一部分反对国王,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战争。现在他们说,统治集团再也不能分裂了,我们不要专制的国王,但同样不能再打仗。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这以后形成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叫”君主立宪制”。英国从此进入一个和平、渐进、改革的时期,从那时到现在,300多年了,英国没有再发生内战,也没有再发生革命。
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英国现在的国王和都铎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区别在于: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是大权独揽的,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这就是君主立宪制。我们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在于它有没有国王,而在于国家的主权在谁手里,有没有国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统治。今天的英国王室,变成了全世界观赏的对象,比如威廉王子的大婚曾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那种豪华的气派让整个世界为之赞叹;但是,谁都知道英国国王是没有权力的,权力在议会手中。
与英国相反,法国的专制王权是不受节制的。在法国历史过程中,贵族曾经非常强大,王权完全无法与之匹敌,而法国的封建分裂状态也就比英国严重得多。为了打击这支力量,法国的专制制度就变得非常强大,否则贵族的势力就无法克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王权变成了不受制约的力量。
贵族曾经是分裂力量,非常强大,时时刻刻与王权对抗。但到路易十四时期,贵族变成驯服的工具了,他们再也不和王权对抗,相反,王权给了许多特权,让他们成了依附于王权的特权阶层。特权阶层这个概念你们一定是有的,但什么是特权?最大的特权其实是不为纳税。法国贵族都不纳税,而英国的贵族都要纳税,这个区别很重要。由于贵族不纳税,法国专制国家的财政负担就全部落在普通民众身上,除了贵族之外,其他人都需要纳税,这些人叫”第三等级”。
所谓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除了僧侣和贵族以外所有的人。因此,第三等级和其他两个等级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区别就很明显。这种情况在英国是没有的,因为英国所有的人都要纳税。法国贵族有老贵族和新贵族之分。老贵族是那些有悠久门第、不断制造动乱的人,他们勇武好斗,叫”佩剑贵族”,随身带着剑,拔出剑就要打架。新贵族是靠经商发财致富的人,他们用钱买官,或者买贵族封号,这些人喜欢花钱,叫”穿袍贵族”。亨利四世以后法国国王不再召开等级会议了,原因在于他们卖官封爵,由此得到很多钱,不需要召开等级会议去讨论税收问题了。法国的贵族很多,国王越卖越多,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大大小小有十几万,这就是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的情况。
第三等级对王权和贵族越来越不满。专制王权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没有它,就不会有统一的法兰西国家。可是一旦统一的法兰西国家牢不可破地建立起来以后,专制王权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它和民族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开始对国家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我们知道英国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法国的王权给贵族许多特权,两者之间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法国革命中就出现这样一种分割。
对比一下英国革命时期的社会分裂,区别就很清楚:英国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法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可是如果第三等级胜利了,那么整个社会就都被颠覆了,将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这意味着法国革命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殊死搏斗,要么全生,要么全死。
而革命的结果恰恰是第三等级胜利了,于是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国王和贵族都没有了,革命前那个社会不再存在,剩下一个”第三等级”的社会。在法国革命中,阶级冲突的性质表现得很清楚,一个一个的阶级明明白白,阵营是按照阶级划分的,国王和贵族站在一起,”第三等级”站在一起。可是后来”第三等级”又分开了,每一个阶层都有它的要求,于是在革命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事件。
在这里我不想详细的介绍革命的过程,而想探讨革命的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核。想必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我想介绍的是革命的意识形态,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完全是非宗教性质的,完全是世俗的,一点宗教气息也没有,这和英国的清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启蒙运动提倡科学和理性,还有”进步”。科学、理性、进步,这些就是启蒙运动提倡的东西。启蒙运动中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一旦自觉地运用理性,人就可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且改造世界。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基本理念。事实上,启蒙运动所提倡思维方式,在今天的中国深人人心,大家都非常熟悉,也许我们不知道自己脑子里装的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方法,还以为这样一种思想方法是天经地义的,从猴子变成人的时候就是这样。其实并不是,这种思想方法只在中国存在了两百多年,在此之前中国人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科学、理性、进步这些观念都是新的。
如果把同样的认识和理解推广到社会方面,人就认为自己可以像认识自然一样认识社会,并且找到社会运动的规律。人觉得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就好像解决自然问题一样。于是他坚定地相信人可以改造社会,把社会塑造成自己想要的那样。如此思考,人就认为自己有巨大无比的力量,既可以改造自然,又可以改造社会,仿佛他想怎样就可以怎样,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而他想要怎样的社会,那个社会就可以出现。
我想重点说说卢梭。卢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关联最密切。卢梭最集中地体现这种思想,就是人可以认识社会,也可以改造社会,人的理性威力无穷,凭借理性,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塑造社会。卢梭主张完全的民主,主张共和制;他的理论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自然权利”。
“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支撑点,许多理论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但”自然权利”只是一个假设,并没有真实地存在过。按照”自然权利”学说,人类早期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那种状态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每一个人都有绝对的权利自由地保护自己的安全,不受他人侵犯。但在卢梭看来,这种状态是有缺陷的,缺陷在于每一个人随时都要保护自己,随时为自己而战。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成为有财产的人的政治工具。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不成为有财产的人的国家,而是每一个人的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是民主制度,是每一个人的完全的民主权利,所以卢梭提倡最彻底的民主。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结果我们在法国大革命中就看到一种追求”彻底”民主的倾向,正是这种”彻底的”民主最后造成社会解体。人类如果真的回到那个杜撰出来的”自然状态”中去。情况会变得非常可怕。
卢梭说,对那些自己不想要自由的人和国家,必须强迫他们接受自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被自由”。怎么执行”被自由”呢?实行强制;如何强制呢?进行战争。为了人类的整体自由,要剥夺那些不要自由的人的自由。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拗口,不过卢梭思想中的矛盾之处就暴露出来了,而法国大革命中种种不合情理的表现,也就有它的思想根源了。所以,关于自由、民主这些理念,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思考,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一个最难以解释的悖论,就是为何以理性为标志的伟大运动,竟表现出那么多的非理性!人这个物种太复杂了,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去思考人类社会,甚至设计人类社会,一定会造成很多悲剧。
法国用革命的手段走完这个过程。与英国完全不同,法国走了一条革命与反革命反复对抗、反复流血的革命和跳跃的路。英、法两个国家不同的道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诲,至今仍然让我们不断思考。
在英、法两国发生剧变的时候,中欧和东欧也开始变化,但速度慢,性质也完全不同,出现了一种所谓”开明专制”的形式。”开明专制”与”启蒙”直接相关,它们本来是一个词,被中文翻译成两个词。”启蒙运动”的英文单词是enlightenment,而”开明专制”的英文表达方式是 enlightened absolutism,其实从字面上说,应该翻译成”启蒙过的专制主义”,或者”启蒙过的绝对主义”。
由此可以看出,”开明专制”是在启蒙的影响下滋生出来的。启蒙包括科学、理性、进步等观念,以及对社会规律的坚定信仰,相信人可以改造社会,设计出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形态。启蒙思想传播到中欧和东欧,对一些国家的统治者造成压力。他们感受到英、法这些国家的变化,感觉到正在西欧出现的新的情况;同时,他们又觉得启蒙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科学思想以及用科学来改造自然等观念也可以被他们所利用,有利于他们自己的统治。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中就出现一些人,试图把启蒙思想中的某些因素引入自己的统治中去,由此而产生”开明专制”,也就是”启蒙过的专制主义”。尽管这个”专制主义”已经被启蒙了,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又不可改变,即统治的原则不可变,那就是专制主义,是专制的王权。因此王权的专制性没有发生变化,开明专制的实质就是这样。
可是它在哪些方面接受了”启蒙”?主要是在科学和理性的层面上。就政府功能而言,它提倡合理化,提倡理性和科学的管理。按照理性主义的要求,统治方式应该合理化,行政管理应该科学化,既然人有能力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那么,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行政体系和管理方法是完全可能的。新的合法性指向政府的功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靠政绩。朝廷把国家管好了,事情办得好,有效率,讲道理,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教育发展,工商业繁荣,社会治理井井有条,有秩序,天下不乱,大家都觉得大有进步﹣﹣能做到这些,合法性依据就形成了。由此看来,启蒙思想确实很起作用。
总之,当法国在18世纪末发动大革命时,中欧和东欧却进入”开明专制”时期,同样是”启蒙”,在不同国家引发了不同的结果。
第十二讲 科学、理性、工业 :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理性主义、科学的兴起、英国工业革命和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内容当然就是工业革命。
还记着高三语文模考出了一篇题目为“理性的力量”的作文题,当时如何定义和理解“理性”给当时写作文的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实理性主义并不复杂,如果要去解释它,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说,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用这样一种逻辑思考问题,就是理性主义。所谓理性思考,就是去讨论和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把因果关系找出来,由此推导出一系列思想,比如科学结论、客观规律等。这就是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按照这种思路,接下来就得出结论:人运用自己的理智,就可以看出这种关系,从而认识客观规律。这就是一种启蒙的思想方法。
启蒙思想家认为,人能够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寻找出客观事物相互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它并不神秘——这就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提倡理智,反对冲动;提倡有凭有据,反对臆想和猜测。由此我们就知道了,
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为科学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没有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会有科学。可是到今天,当理性主义已经占据每一个人的头脑的时候,我们对理性主义是否可以做某种反过来的思考,批判地看待理性主义呢?
事实上,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已经出现了,其中一种批判是:人做不到每时每刻都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在我们的思想中,非理性的因素摒弃不掉,它们时时刻刻都存在。另一种批判是:理性主义运用得太彻底,人就会变得无情无义,完全摒弃感情的存在,人就变得没有感情。
例如卢梭的思想就有这种向。大家记得卢梭认为,如果有人不接受自由,就要强迫他接受,他应该”被自由”;如果他仍旧不愿意,就应该被消灭。所以你们看,法国大革命到后来就变得冷酷无情。因此理性主义虽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它仍然有它的局限性,如同世界上任何思想、任何东西一样,都会有局限性。
理性主义为科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培根提出实验的原则,笛卡儿提出数学的原则,把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成为现代自然科学了。学理科的同学其实就是学两个东西,一个是做实验,一个是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培根加笛卡儿就是现代自然科学,这两个人并列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聊聊什么是“科学”。其实科学是人的创造,是人对自然的探索活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认识了种种自然现象,这些活动和知识的积累,就是科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它不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它和文学、诗学、哲学等是一样的——这些”学”本来都是不存在的,是人的活动创造了它们;诗学是人的创造,哲学是人的创造,文学是人的创造,科学也是人的创造,它们都是人的创造性活动。
今天,很多人把”科学”抬得很高,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凌驾于一切,仿佛它就是自然本身,但自然界只存在现象,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认识了这些现象,科学就是对这些现象的认识。科学因人的活动而出现,没有人的活动也就没有科学。
这样,科学就没有那么神圣了,它和文学、诗学、哲学等一样,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现在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来解决,有了”科学”,样样都好。科学于是和”进步”的观念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保护下,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学理科的同学特别容易这样去思考问题,以为我们面对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科学去解决,而今天之所以问题不能解决,是因为科学还不到位、水平不够高,等到科学水平更高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但是,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首先,如上所述,科学只是人类对自然的探寻活动,尽管科学的目标是观察并且研究自然,企图透彻地了解客观存在并且寻找利用它的方法,但科学做不到彻底揭开自然的奥秘,不可能穷尽自然知识。科学只能够让人尽可能接近全部的客观存在,了解尽可能多的自然现象,这是科学的极限。因此科学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这里的”问题”,还仅仅是指和自然现象相关的问题。
但人类社会有更多的”问题”,那些和自然现象没有关联的问题,许多社会问题,还有”思想问题”等,都是科学解决不了的。比如你们考大学时遇到的种种烦恼,各种不公正现象,你们对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是不是可以用科学来解决呢?社会问题要用社会的手段来解决,贫富差距、社会不公都无法用科学来解决;思想问题就更复杂了,人的思想是天底下最难捉摸的东西,科学几乎对它无能为力。
除此以外,科学一方面可以解决某些问题,另一方面却制造和引出新的问题,因此科学不仅在解决问题,而且在制造问题,解决的问题和制造的问题相抵之后,结果可能是问题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这就涉及科学的方向问题了。科学最大的问题是它自身没有方向性,我的意思是,科学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破坏人类的福祉,甚至造成人类的灾难,像核能的运用就是大家知道的一个例子,克隆也是这样。显然,科学的方向决定着人类的命运,错误的方向有可能造成人类的毁灭。现在困扰中国的毒牛奶、毒空气、毒土壤、毒蔬菜等其实都是错误的科学方向造成的恶果,现在已严重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存了。但科学的方向恰恰是掌握在人的手里,能够把握好科学的方向的,不是科学,而是人的道德,是科学家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说到这里我要说的是:科学有它的局限性,不要以为科学万能,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是个好东西,唯科学论却是个坏东西。唯科学论又叫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要不得的。
高中的历史课本列举了很多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正确性都有待商榷。说到工业革命,作者首先抛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我想引用作者原文中有关工业革命历史背景探讨的段落
““
为什么在英国、而不是在其他地方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关于这个问题人们讨论得很多了,工业革命发生后不久就有人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到今天,还没有讨论完。有很多的说法,比如说英国的地理位置好,处在世界商业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国的经济,让它向工业经济发展。英国的地理位置怎么好呢?是这样:你们找一幅世界地图,就是我们常用的那种地图,拿一根尺从英国向东南方向画一道线,画到东亚,比如中国东海岸,再往西南方向画一道线,画到加勒比海。你们会发现差不多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位置确实很好!可是这里有一个大陷阱,在地图上画线,怎么画都行,换个画法英国就被挤到边缘上去了,地球是个球,球上任何一点都可以是中心。
另外一种说法是,圈地运动引发农业革命,农业革命积累原始资金,并且提供劳动力,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说法,你们的教科书大概会这样说。这种说法有道理,圈地运动确实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产生有影响,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的作用有多大,现在并不确定。教科书的逻辑是,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造成自由劳动力,从而为工业革命准备了现成的人手。这个逻辑有双重错误。第一,自由劳动力可以不离开农业,至少有很多没有离开农业,这是近半个世纪中历史学家得出的共同结论。第二,如果说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那么尽管欧洲其他地方可能没有发生圈地运动,但仍然可以用其他方式剥夺农民土地,而那些地方却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因此这不是工业革命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种说法是,英国殖民扩张造成资本原始积累并且提供充足的原料,我相信这个说法也是大家熟悉的。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并且肯定起了作用,英国后来的富裕,它大量的资金,确实和殖民扩张有关系。可问题是,殖民主义国家不仅仅只有英国一个,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早期,英国不算什么,那些更早更强大的殖民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并且,英国的工业资本究竟从哪里来?近期历史学研究通过严肃的实证考察,发现它可能不是从殖民地资本转移过来的。
第四种说法是,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这种说法也许是你们最熟悉的。但是到现在,全世界的历史学家包括英国历史学家在内,大概没有人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我在课堂上也讲过这个问题;法国革命是阶级性的,英国革命不是。
此外还有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这是第五种说法。马克斯·韦伯说,新教有一种伦理的指向: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新教徒会非常勤奋地工作,这就导致一种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出现,而资本主义精神把英国推上工业化道路。这种说法曾经非常流行,很多人愿意接受,但后来有人质疑﹣﹣当然是历史学家提出的质疑。他们说,如果新教是建工那么更典型的新教国家是瑞士,而不是大不列颠;并且更符合马克斯.韦伯理论的新教地区是苏格兰,而不是英格兰,而英格兰的国教反而是最接近天主教的一种新教。所以,从实证的角度看,马克斯·韦伯的说法也出问题了。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英国发动工业革命,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这种说法最有道理,但等于什么也没说。因此,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简单,大家看是否还有其他答案呢?也许还有,也许还有第十种答案,第二十种答案。那么问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不会说哪一种因素是唯一的因素,但我会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这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得以发生的最基本的保障。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哪怕英国具备前面提到的各种条件,甚至没有提到的其他条件,但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工业革命仍然不会发生。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事实上,前面提到的各种条件都可以在其他地方或其他国家看得到,有些条件在这个地方看得到,有些条件在那个地方看得到,但有一个因素是除英国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的,那就是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
其实我个人比较认同英国发动工业革命是地理位置、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和国内政治经济稳定开放的共同成果,其实这些背景缺一不可。当然我也比较赞同作者认为的“宽松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国内环境宽松是革命发生的最重要的必要条件。
关于工业革命的成果,想来历史学界主张辩证看待。首先,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二个后果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这是一种多方位的变化。比如说,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变化,城市和乡村的比例变化,这些大家都能理解。还有人口发生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了,在一段时间中,年轻人变得特别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来,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现老龄化,这也是大家能够理解的。
还有一个变化作者提到了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没有提及,就是”阶级社会”出现了。大家觉得奇怪,阶级社会怎么会”出现”呢?
自古代开始之后,人类社会就一直区分为不同的集团,有着利益的差异。但各个集团以什么形式分布,在不同时期却有差别。有一种分布是垂直型的,或者说是垒叠的,一个集团垒在另一个集团上面,这是一种等级型的分布状态。比如在欧洲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层就是垂直型的,那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一层压着一层,利益集团以上下形式垒叠,这种结构的社会我们称为等级社会。
工业革命瓦解了这些上下排列的社会集团,将其转变成以财富为标准的新的集团,它们的排列状态也因此发生变化了,不再表现为阶梯式的纵向排列,而转变成在同一平面上不同集团的对立,即横向排列。在这种状态中,财富是区分地位的标准,出身、门第、血统、家族这类传统的标志越来越模糊。由于以财富区分的利益集团是在平面上分布的,所以看起来人与人平等,没有高低之分。但财富本身就决定着谁高谁低,人的社会地位其实有巨大差距,这种结构的社会我们称为阶级社会,利益集团构成了阶级。纵向结构的社会和横向结构的社会有很大区别,希望大家能明白什么是阶级社会,什么是等级社会。
工业革命的其他影响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活动增加了、形成了工厂制度等等。
但是工业革命也有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便是给劳动者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财富方面看,工业革命一方面使国家富裕、整个社会富裕,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受了无穷的痛苦。这就使阶级社会的特征尤为明显,阶级对抗极为严重。而这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引发了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共产主义。
严重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并不是工业化必然的结果,而是由英国的工业化道路造成的,英国走了一条”自由放任”的路。工业革命中,英国以一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执行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的意思是国家不干预,不介人经济领域的活动,远离经济领域,越远越好,这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方案。他认为经济要得到最好的发展,唯一的方法是让经济按照自己的规律运作,任何人不可人为加以干预;他由此提出”看不见的手”的说法,”看不见的手”就是经济规律。
在他看来,”看不见的手”是最好的手,能够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亚当·斯密的学说一方面使英国得以成功完成了工业革命,创造出大量财富,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另一方面也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正,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一个非常不安定的时期,各种矛盾交织,造成了社会动荡,像卢德运动、宪章运动、1830年农民暴动等,都是矛盾激化的结果。工业革命中发生了旷日持久的议会改革运动,下层民众也广泛参与,这也是不公正现象引发的后果。
不管怎样,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强大、富裕的国家,并对其他地区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是非常巨大的,它所形成的工业社会以及后续出现的种种变化都影响到其他国家,迫使它们走上英国开创的工业化道路。事实上,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历史就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全世界扩散的历史,工业革命的冲击波一波一波向外散发,起先在最靠近英国的地区,然后向更远的地方扩散,最终传播到全世界。现在,整个世界都走上工业化道路了,而这也就是一个世界现代化的过程。
这样我们就看到: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冲击,向东到法国,然后进入中欧、德意志,再到俄罗斯,波及东欧、南欧,最后跨出欧洲到西亚和北非,在当时,那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这以后,工业化向南亚和东亚延伸,进入印度和中国。向西的一路,是先到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再向南美扩散,不过速度相当慢。
工业化就是通过这两个方向逐步传播到全世界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地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不仅工业化的速度有快有慢,而且工业化的方式也不同、路径不同,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直到今天,世界仍然是多极的、多元的,发展的不平衡是正常现象;指望全世界到处都一样,千篇一律,这种想法若不是天真,就一定是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