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西方的扩张 :

4f3a4c93-951b-4c2c-8270-43b1628869ff.jpg

作者在这一讲中主要提到了领土扩张与殖民帝国、奴隶贸易与全球贸易体系、美洲的开发和大国争霸。这一讲的内容不是很多,相对而言也并没有那么重要,细节性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评述也会简略一些。

地理大发现后,殖民扩张兴起,先后出现了西班牙与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等殖民帝国。

首先先来看看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原因。西班牙殖民者来到每周以后,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但西班牙的衰落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他们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财富,没有将其留在国内,转化为资本,用于发展本国经济;相反,他们大肆挥霍,追求奢华,把金银财宝送到国外去换取奢侈品。

这样反倒把欧洲其他地方的经济刺激起来,自己却变穷了,所以出现了像堂·吉诃德这样的文学形象:一个破落的贵族,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幻想和风车搏斗,结果并不能阻挡风车的转动。西班牙虽然很早就进入重商主义时代,但它的贵族却体现着很多封建的特征,西班牙的海外扩张主要是靠这帮贵族进行的,堂·吉诃德就是这些人的写照。正因为如此,西班牙的重商主义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是西班牙衰落的重要原因。

82cd6c07-9a1f-462d-91b4-2c88cb180137.jpg

18世纪出现英法两强争霸的现象,荷兰则衰落了。荷兰终究地方太小,人力、物力很有限。英法两国争夺的对象主要在三个地方:北美,印度,西非。除此之外,两国还争夺海洋的控制权,谁能得到海洋,谁就得到了整个世界,所以后来才会有”海权论”的出现,可见海洋是何等重要。

d0a9ec1a-e5fe-4b3b-be6a-5d423aded49f.jpg

在北美的争夺。北美南端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一直维持到19世纪20年代南美独立为止。再往北就是英法争夺的地区,这两个国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进入北美,然后就开始争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法国的势力比英国大,占据的地盘也多,可是最终英国胜利了,整个北美落入英国之手。

在印度也是这种情况,英法两国几乎同时进入印度,然后开始争夺,结果法国人被赶走,英国完全控制印度。西非的情况略有不同,英法各有所得,有些地方被英国控制,有些地方被法国占领。至于海上,整个18世纪都是英法在争夺霸权,其实,17世纪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英法争夺就已经开始了。

为争夺霸权,英法之间断断续续进行了六次战争。第一次是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9-1697),在光荣革命以后的第二年英国就卷进这场战争了。接下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6-1753)。其中七年战争特别重要,它决定了英国在争霸中的优势地位:北美被英国控制,印度也被英国控制,这两个地方都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法国人几乎被扫地出门。在海战中,法国的舰队全部被消灭,而英国得到了对世界海洋的控制权。

ebcbb9de-7468-44ec-8458-b1555f3e78e4.jpg

这样,英法争夺几乎成为定局,英国的霸权也基本形成了。可是,不久之后却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本来只是英国人自己家里打仗,战争的双方都是英国人,是英国人打英国人,美洲的英国人要分家,和法国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法国却看到这是个大好机会,可以为七年战争报仇,于是就对英国开战,它不是真想帮助北美独立,而是想乘机捣乱,夺回法国在美洲的影响。当然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法国人是真心帮助美国人的,比如说后来在法国革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拉法耶特,这些人可能真的想帮助美国人,但法国政府卷人,却是为了报七年战争的一箭之仇。

在对美洲的开发中,英、法两国在开发方式上有很大区别,法控区比英控区大,物产也更丰富,但法国人喜欢在一望无际的温带、寒带大森林里收取毛皮。北美的毛皮非常珍贵,深受欧洲上流社会的青睐。可是银狐皮还不算最贵的,还有比它更贵重的东西,最贵重的毛皮是水獭皮,可以说价值连城。所以法国人非常重视美洲这个地方,大批法国商人深入美洲腹地去收购各种毛皮。

他们用一些廉价的商品与印第安土著交换,换来的毛皮,拿到法国去卖,能够卖出大价钱。这对法兰西这个民族来说是很合适的,因为直到今天,巴黎仍然是世界时尚的领头人。但毛皮贸易是不需要很多人力的,只需要几个商人到森林里去转几圈,找到印第安人,换回毛皮就可以了。这样,法国的势力范围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状态,移民很少,集中在少数几个居住点。

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不同,他们比较讲求实际,喜欢进行生产性开发。北部沿海有坡地,于是就建立起很多小农场,种植小麦和玉米;还有森林,于是就伐木,建立锯木厂,进行木材加工,并且制造船舶。南部气候比较温暖,就种植烟草、甘蔗,后来是棉花,这些都是英国本土所大量需要的,于是就出现了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有很多种植园,种植园主都希望维护奴隶制,他们需要劳动力,没有劳动力就无法经营种植园。

英国的生产性开发造成一个后果,就是需要大量人手,无论种地、做工还是捕鱼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工作机会很多。这就吸引了许多英国人到殖民地移居,他们拖儿带女,在殖民地安家,最终使英国殖民地人口众多,居民点分散,到处都有城镇和乡村。这就和法国殖民地大不相同了,法国人只要珍贵毛皮,送回国内可以卖大钱,但后果终究会暴露出来的:七年战争中,英法两国争夺北美殖民地,英国有人,法国没有人;英国军队有后勤保障,法国军队供应困难,法国终于打不下去了,败在英国手下。

法国派出很多军队去北美,他们主要据守在一些军事据点中,魁北克是其中的一个,但在七年战争中丢给了英国。直到今天,魁北克的多数居民仍旧是法国人的后代,加拿大英裔和法裔之间的冲突,归根结底起源于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

英国控制世界达大半个世纪,它通过强大的舰队控制海洋,由此也控制了整个世界。然而非常有趣的是——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情况:就在英国独霸世界的时候,英国人却说他不要那么多殖民地,殖民地是负担,对英国没有好处,英国应该摆脱殖民地的累赘,不要去管殖民地的事。这些话是自由主义的理论大师亚当·斯密说出来的,后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很奇怪,最老牌的殖国家不要殖民地了,那么它要什么呢?它说它要一个”无形帝国”。所谓”无形”就是看不见,英国人说他不要统治,不要占领,不需要派军队,也不派官员进行管理他什么都不要,只要自由贸易。不过自由贸易却是由强制而来的,自由贸易的意思是:全世界都要让英国进去做生意,谁不让英国进去,英国就去惩罚。惩罚的办法是派几艘军舰去开炮,打过一阵之后,再把军队派上岸,到那时再看谁不愿意做生意,这就叫”炮舰政策”。

于是就有了鸦片战争。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国人要的不是土地,而是五口通商。当时,像鸦片战争这样的事件在全世界都在发生,英国军舰到处打炮,弄得自己都不记得打过多少次了,所以英国历史书上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载很少,即使记了,也寥寥数语。但是这种经历对于任何一个被它打了炮的地方都是刻骨铭心的,所以一直到今天,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鸦片战争。那时的英帝国叫”自由帝国”,其实就是自由贸易的帝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帝国。

5ba41f68-73a1-4c14-83bd-f744325d743b.jpg

为什么出现”自由帝国”这种现象?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够想得通,因为当时世界的海洋全都在英国控制下,英国认为整个世界都属于它。如果它派军队去占领一个地方,说那里是它的殖民地,那么其实就等于说,其他地方不是它的殖民地,不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这就很傻了。此外,占领殖民地确实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当其他国家都没有力量去占领殖民地时,英国人不必自讨苦吃,去直接统治某个地方。

无形帝国也罢,自由帝国也罢,其背景都是英国的经济霸权。我们在讲工业革命的时候已经说过,在那个时候,英国一个国家的工业产量等于全世界其他地方加在一起的总和。而正是这个总和,缔造了19世纪的大英帝国。

西方占领殖民地,除了使用武力,还寻找思想借口,竭力把它的扩张说成是正义的行动。在早期,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时代,西方的借口是传播基督教,说向外扩张是上帝的旨意,上帝指使基督徒执行他的旨意。到18世纪,随着理性主义和启蒙思想的迅速传播,上帝这个理由很难再继续了,于是”文明传播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把西方的扩张说成是传播文明。在他们眼中,世界其他地方都是野蛮的,等待西方人去传播文明。19世纪,”文明传播论”也维持不下去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世界许多地区的文明光辉灿烂。这时,西方人又把他们的文明说成是先进的文明,其他地方都很落后,需要向他们看齐。所以,西方人的使命就是传播先进的文明,把落后的地区改造过来。这种说法直至今天仍时隐时现,仍旧有许多西方人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也许他们嘴上不说,脑子里却存在着思维定式。思想上的高人一等是西方殖民扩张的精神依附,而正是这种思维定式,构筑了西方在近代以后的话语优势。


第十四讲 美国的崛起 :

1cf5ac59-5341-48ba-925b-27e4e8417a60.jpg

作者在这一讲中讲解了殖民地的遗产、新民族的缔造、美国精神与“美国梦”和美国崛起。

其实北美洲的移民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因为当时的北美洲大陆到处都是荒凉的森林或草原,到处看不到人,也没有生活设施,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几乎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下去。早期的美国移民死亡率极高,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推动这北美的移民?

384df9c0-d0f0-4e55-85a2-1770c82fa5a1.jpg

第一是土地。北美洲土地实在太多,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当然那是一派荒凉,需要开垦。一个非常强壮的劳动力,即便非常勤劳,也不可能开垦出多少土地,北美的土地多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可以容纳无数移民。当时的英国,就是17世纪的英国,是非常混乱的,其中还爆发革命;那时欧洲也很混乱,整个欧洲都深陷在宗教冲突之中,到处都在打仗。

所以很多人就向往去寻找一片净土,找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对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美洲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农民渴望土地,他们会怀抱无限的期待服从移民公司的安排,到美洲去领取土地,然后建立自己的生活。

穷人把自己抵押给公司,签订一个合同,合同上规定他们到美洲之后要为公司白白工作,比如说7年时间。过了7年公司会说,你自由了,你欠的债还清了。欠了什么债?就是那张船票,为了这张船票需要花7年时间才能还清。可是7年之后他就得到一块土地,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然后就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生活,而这些是他在英国一辈子也拿不到的。所以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宗教。我刚才说到在17世纪整个欧洲都处于宗教冲突中,英国也不例外。有一些坚定的清教徒,由于不能忍受宗教压迫,不能忍受斯图亚特王朝对清教的打击,就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到美洲去寻找一个上帝的天国。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1620年在马萨诸塞建立的一个殖民地。移民们签订了一个公约,叫”五月花号公约”,这个公约被后来的美国人看作立国的基础,奠定了平等、自治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其实是清教徒们的宗教组织原则。因此,宗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除了有一批坚定的清教徒去美洲定居之外,还有一批天主教徒到美洲去寻找他们的宗教自由,这又是为什么?因为自从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以后,天主教在英国也受到打击,所以就有一些天主教徒移民到美洲,其中最著名的是今天叫作马里兰州的地方,那里是天主教徒的殖民地。

向美洲移民的第三个因素是政治理想,是”自由””平等”这些空洞的概念。尽管后来的美国人把这个因素无限放大,说这是去美洲移民的最主要的动力,但事实上,下层人民对政治的理解并不多,相反,土地和宗教却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土地,农民最渴望的就是土地,而北美恰恰提供了土地。去美洲移民的人,多数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去美洲,怀抱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说多数人怀抱着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去美洲,显然是把移民动机作了政治化的解释。

讲到这里就来讨论一个广为传播的说法,就是北美洲——那块广阔无垠的自由的土地,是一块纯洁的、干净的、新鲜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历史的传承,没有”旧大陆”的卑鄙和肮脏,有的只是一片清新,它是一张白纸,人们来到这里,可以在白纸上任意作画,画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所以美国从一开始就是美好的,是人间的天国。这就是”美国特殊论”。美国人特别喜欢这个说法,后来全世界都跟着说。

但作者认为北美殖民地在事实上继承着英国的许多传统,其实是以英国历史为基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英国社会”。为什么首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正确理解美国独立。

75548d3f-5885-4d81-8947-785a67c9d57a.jpg

1776年,北美殖民地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经过七年的战争,到1783年,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说到这,就要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去:美国这个国家建国时,是不是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历史的传承?不是的,刚才已经说过了,尽管美国独立了,”美国人”这个概念也出现了(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英国人”),可是美国有它的历史传承,这个传承来自英国。换句话说,北美殖民地是和母国一起,在历史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一直走到美国独立。

比如说,英国在17世纪中叶爆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并且处死一个国王,后来又发生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殖民地和英国一起经历了这个过程,尽管它和母国相隔万里,中间隔着大西洋,但是这些经历却是共同的,殖民地人的思想和理念与英国人同步而行。所以,如果我们要问为什么美国革命不产生像法国革命中拿破仑那样的独裁者,或者像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那样的独裁者?为什么自那儿以后,世界上出现了那么多革命,而几乎每一次革命都会出现一个拿破仑或克伦威尔,但唯独美国革命不出现?

许多人说,那是因为华盛顿太伟大,他不愿当国王。仅仅是因为华盛顿伟大、不愿意当国王吗?不是。其实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就不可能再出现一个克伦威尔了,也不可能再恢复专制统治。而殖民地和英国一路同行,一直走到美国革命,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克伦威尔或拿破仑,即使华盛顿当国王了,他也不可能当专制君主,而只能当立宪君主,如同英国的国王一样。这就是英国的政治传统。被美国继承了。

06dc926e-d413-4b29-80d0-0ec65379fc00.jpg

但这种情况只能够在美国出现,在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现,其他地方的革命——法国革命、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亚洲革命、美洲革命,等等——几乎每一次革命以后都会出现拿破仑,都会出现克伦威尔,但是美国不出现。这就是英国的政治遗产,英国不允许出现拿破仑,而谁想在美国当拿破仑,一天之内他就会被推翻,正如同谁想当英国的第二个克伦威尔,他一天也坐不住一样。

美国建国后建立了一套新的国家制度,而这套制度是英国制度的再造。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统治,美国独立后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政府行政,法院司法。在这套制度中,既可以看到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英国议会制度对美国创造它自己的制度有很深影响,而所谓”三权分立”又是从哪里来的?

有一个人的影响,可能比孟德斯鸠更根深蒂固,那就是英国的约翰·洛克。最早提出”三权分立”的不是孟德斯鸠而是洛克,只不过二人的”三权分立”有一点不同:在洛克那里,”三权”是立法权、行政权、联盟权,孟德斯鸠则认为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洛克比孟德斯鸠早得多,孟德斯鸠是因受到洛克的影响而提出他的理论的。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比如英国地方自治的传统对美国影响很大,美国建国后一直到现在地方自治的传统始终很强,而法国一直到现在中央集权的传统都很强,尽管法国大革命宣称要打破专制权力,人民有自主的权利。但是,是不是说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创造?当然不是。

b8060ffd-f7d1-4ab3-aedf-b46b15576626.jpg

美国的创造是什么?首先,它创造了共和制,美国是近代世界第一个共和国,这显然是美国的创造。其次,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在当时的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想也不愿实行三权分立,而美国实行了。不过直到现在,实行三权分立的仍然只有美国,其他国家都不是那样。美国从建国伊始就让三种权力相互约束,彼此制衡,但同时又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因此就出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美国既分权、又集权,表现为:每一个层次上的地方政府都是自治的,各层次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并且各级管理机构都实行三权分立;可是分权的同时又有集权,它有强大的中央政府,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联邦法院是最高法院。

我们往往只记住美国是个高度分权的国家,却忘记美国也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它的总统有很大的权力,而英国国王却什么权力都没有。美国在建国时就有过争论:要不要一个集中的权力,要不要一个中央政府。经过激烈辩论,最终的结论是:要,否则不能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会建立出许多国家,就像后来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后出现的情况那样。国家需要有集中的权力,这就是结论。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既有集权又有分权,既高度集权又高度分权,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很难把两方面平衡起来。比如在中国,我们经常说”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情况的确如此,统起来就束手束脚,放下去就一片混乱。美国能做到既统又分,的确很不容易。依靠什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法治,法的最高权威是关键,而这又是英国传统。

53ed5dad-b39c-4898-9d60-5bad3392faca.jpg

独立后大约一百年时间,美国基本上处于建国时期。这一百年中有两件事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是西进运动。数十万、上百万欧洲移民涌进美国,真所谓浩浩荡荡。这时美国已经不是早期移民进入时那样荒野一片了,它现在是一个初步繁荣的国家,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移民到美国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因素越来越淡薄,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土地呀,幸福呀,财富呀,前程呀,就是这些东西。

百万、千万的人进入美国,就把独立时的美国变成了现在的美国,它的疆界扩大了十倍,人口增加一百倍。因此,西进运动的一个后果是一个巨大的美国出现了,没有西进运动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美国。

西进运动还造成一个后果,那是个精神的后果。无数移民为了寻求幸福,寻找自己的生活而来到美国,他们怀抱一个梦想,相信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只要自己肯努力,付出劳动,就一定能够寻找到幸福,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信念在早期殖民者那里就已经萌生,在西进运动中开花结果。关于贫苦移民来到美国,拿到土地,开辟家园,找到了自己的居所,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这种故事不断上演,幸福的故事就是这样传播的。

于是一个无形的后果出现了,那就是”美国梦”,也是所谓的美国精神。美国精神既带有那种通过自己勤劳奋斗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也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提倡自强自立。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精神的存在,所以西进运动很重要,它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

69e9789d-95eb-44f3-8749-158707bf6e7c.jpg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南北战争,战争发起的直接原因是蓄奴问题。但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北方要统一,南方要分裂;北方代表工业,南方代表农业。在这两个问题上北方和南方都有原则性分歧,结果北方胜了,南方败了。北方的胜利意味着统一保住了,如果南方胜利,美国早就分裂了,而且分裂出去的不仅仅是南方,还会有其他地区,例如得克萨斯,或者新墨西哥,今天地图上的这个美国就不会存在了。北方的胜利使美国这个国家不可分割,这是原则。不过很有意思,美国人相信他自己是不可分割的,别人却是可以分割的,所以到处对别人说,应该让人家独立,独立是”人权”。但是在南方要求独立的时候,它却派军队去镇压了,这里就没有”人权”了?非常奇怪。

南北战争北方胜利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成为了第一大经济体。

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也得益于它内部的种种有利因素,比如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单强独大,开始在世界上为所欲为。人们经常说,权力若不受制约,就会变成有害的权力。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国内政治,也适用于国际事务;并且,由于在国际事务中不存在公认的权威,所以不受制约的权力就会更加有害。

“二战”后美国不断动用武力,而且总是欺负弱小国家,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后,它的行动更无所忌讳,这是不再有制衡力量的结果。但动用武力并不能证明美国强大,相反说明它不自信,似乎只有动用武力,才能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但一个依靠武力才能表现自己强大的国家却已经暗示了自己的虚弱,美国已经越过它极盛的顶峰,以后的历史会证明这一点的。


第十五讲 19-20世纪:国家、战争和社会 :

作者围绕民族主义与国家、战争与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悖论展开了讨论。由于最后一讲内容繁杂,多为大面的讲解,所以不打算铺开写书评。

只想聊聊最后一部分也是最值得讨论的一部分——现代文明的悖论。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现代文明的许多悖论已经显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现代文明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也有很多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有许多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需要我们去回答。

首先,经济是可以无限发展的吗?如果全世界GDP再增长5倍或10倍,地球能够承受吗?有没有那么多资源让你发展?现在已经有人说,中国其实永远达不到美国那样的人均GDP水平,因为如果达到了,世界的资源就耗尽了。因此,经济可以无限发展吗?

8d5bb258-86b7-4c16-a088-a417d8193fcc.jpg

其次,科学从西方开始,但科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已经把飞船送上太空,把人类送上月亮,下潜深水一万米,还有电脑、互联网诸如此类的创造发明,这些都是科学的伟大成就,造福于人类。可是,同样是科学,它也给人类带来许多危害:塑化剂是科学,它使瓶子中的液体纯净、好看,可是它带毒,添加在饮料中可以损害健康;转基因也是科学,转基因食品就是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的,但转基因的后果直到现在仍旧争执不休,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会有结论。现在的蔬菜、水果都能保存很长时间,从今年秋天一直保存到明年夏天,可是这些东西的问题越来越大,其中的化学物质一定有副作用。以上这些还只是我们身边能体会到的,其他问题更大了,比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核安全问题,这些都和科学有关,是科学衍生出来的。时至今日,科学究竟是解决的问题多还是制造的问题多,我们已经弄不清楚了;哪一天如果克隆的人比真实的人还要多,那么你们这些不是克隆出来的人就糟糕了,克隆人发动一个对非克隆人的战争,你们就一定被消灭。

ce5bd5eb-72be-4a01-a379-ca0d72e4cd1f.jpg

再次,物质丰富了,精神却贫乏了,有毒的食品或者饮料是怎么出现的?仅仅用”精神贫乏”这四个字就可以解释吗?你们看现在全世界到处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中国,而且美国,不仅美国,而且德国。人的道德正在沦丧,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做!人间的一切都商品化了,体育是商品,艺术是商品,教育是商品,医疗也成为商品,离开商品,地球就不转了,于是上帝也要变成商品。西方的经济是商品经济,西方的文明是商业文明,这种文明现在扩散到全世界,全世界也都要变成商品。商业文明扩张到巅峰,它对人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很多问题都是由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都与此有关。

我们这个时代问题丛生:人口问题,贫穷问题,安全问题,发展问题……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其实这些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并且有些问题似乎更严重了。比如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这个问题前些时候好像被人忘记了,人们觉得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大家对战争已经厌倦了。但事实其实不是这样,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总是看见有一些国家对其他国家动武,不断炫耀自己的武力,而这些国家无一不是西方国家,被打击的无一例外都是非西方国家。那么,究竟是因为西方国家认为自己强大而无所顾忌,还是因为它们的文化中一直有一种强加于人的冲动?

最后一个问题。人类走了五千多年走到今天,我们走进了一个现代文明。可是很多问题不得不使我们去问这最后一个问题:现代文明将把人类带向何方?现代文明是从西方首先开始的,但人类将走向何方?

8d5bb258-86b7-4c16-a088-a417d8193fcc.jpg